专访上海信托陈兵:信托公司未来业务格局要围绕“两大核心、三类业务和五篇大文章”

2024-01-03 117978阅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梦雪 上海报道

2023年的信托行业仍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是业务分类新规等系列文件的出炉,强化了信托回归本源。另一方面,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首次系统提出做好“五篇大文章”,也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上海信托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兵在采访中指出,信托公司未来的业务格局,要围绕“两大核心、三类业务和五篇大文章”,两大核心就是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三类业务就是信托业务三分类,五篇大文章是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五个支持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

陈兵认为,2023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规范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强化了信托回归本源,信托公司从事信托业务应当立足受托人定位,为受益人的利益最大化处理信托事务;这个也是突出发挥信托制度优势,有助于与其他资管机构形成差异化发展模式。在这样背景下,转型和创新的关键应该更加聚焦更加高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专访上海信托陈兵:信托公司未来业务格局要围绕“两大核心、三类业务和五篇大文章”

信托助力做好“五篇大文章”

10月30日―31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首次系统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信托行业在做好“五篇大文章”中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在当前积极推进“新分类”转型的背景下,陈兵认为,在信托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信托公司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知行合一、体用贯通,推动信托业务“新分类”转型落地生根,推动信托行业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陈兵从三个方面作出了具体的解释:一是坚持把握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服务国家地区战略。信托公司可以利用债权、股权、投贷联动等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大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助力长三角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大湾区发展战略。二是坚持践行金融工作根本宗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做优做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优化金融供给盘活存量资产,构建普惠金融业务闭环,把更多资源用于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持续优化资产质量、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为行业重塑良好的社会形象。

分类新规下信托机构差异化发展

2023年6月,信托业务分类新规正式实施。

陈兵表示,转型和创新的关键应该更加聚焦更加高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业务分类新规中,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共25个业务品种。信托公司就各类业务做出了新的探索和尝试,其中积极布局资产服务信托业务成为机构关注的重要方向之一。

陈兵认为,随着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居民对财富管理的需求出现新追求,亟需金融供给创新,来为财富管理市场注入新的动力和生机。具体来看,首先是财富管理需求普惠化,潜在客户群体快速上升。第二是在新经济发展模式下,投资市场收益和风险的再调整,使得客户财富管理目标越来越多元化。第三是当前的居民财富结构待优化,使得客户委托资产类型将越来越丰富,资产配置需求增加。

陈兵表示,信托机构维持财富管理的业务优势需要在两个方面做努力:一是面对客户需求变化,需要做产品和服务创新;这是信托制度的灵活性优势,可以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进行各类产品的创设,不断创新满足客户的需求。二是不断提高上海信托自身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客户服务体验。包括产品设计能力、投资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等,保持公司在市场的竞争力,也包括通过科技系统,赋能业务发展,立足“数智化”运营,提升客户体验。

同时,陈兵表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财富管理链条中的各方应该发挥自身优势,找到合作的交集,实现共赢。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资本动向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