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涨是否再搞一日游?

2024-04-19 89132阅读
  今年春季行情启动以来的市场走势相当怪异,每次光头光脚的长阴或长阳之后屡次反方向走都是搞一日游,今天又是周四魔咒日,所以虽然我希望突破3090点启动主升浪,但还是担心重复前面的一日游,因此操作上还是要有两手准备。昨天居然有人自选股全部涨停10%,这说明其还没有资格参创业板与科创板、北交所的小散,如果吹手中股票全部涨幅超过20%才能说明资金账户和选股水平才算真牛。说实话本轮行情启动以来,已经四次调整都没有出现深度下跌,第一次是二月二十八日空头砸盘一日游,第二天就被多头阳包阴了,这样的话踏空资金完全没有上车机会。第二次三月十二日开始搞三根小阴线貌似三只黑乌鸦态势,大家都以为要大跌了,结果两根阳线全部收复失地。第三次就是三月二十一日调整五天跌到2984点,大家以为要深度下跌了吧,结果周末突然被一系列利好包括终止先正达新股发行刺激下提前终止了调整,然后三连阳收复失地,踏空资金再次错过上车机会。第四次调整从四月二日开始调整九天,尤其本周一和周二两天小盘股跌的惨不忍睹,大家都以为这次真的要完蛋了吧,可周三一根中长阳不仅解除危局,反而涨出了希望。屡屡被甩下车和踏空的踏空投资者昨天本来指望连续杀跌的,结果拉出一根中长阳再次错过上车机会了。看来这次真的要向上突破了,如果大盘今天放量突破3090点就打开了上涨空间,从纯技术上分析,30、60、120分钟分时指标双金态势,而日线上周三一举突破短期所有均线,并且日线上KDJ指标金叉,如果今天上涨MACD指标也将金叉呈现双金态势。

  大盘昨天的涨势凶猛与前两天杀跌绝然不同,如此看来前两天的杀跌完全就是主力机构恶意砸盘行为,其真正意图借国内外各种重磅消息打乱投资者思路,主力机构在混乱中收集血淋淋筹码,我们从周三大资金尾盘抢筹上看完全掌握主动权。尤其沪指日线上由原来大家担心的双头,现在看已经走出双底结构雏形特征,如果从中线趋势看构筑大的头肩底,只要突破颈线位3090点就打开了上涨空间,这样的话年度吃饭行情就可能走出主升浪,至于上涨空间至少可以突破耻辱柱3219点,如果涨更高目标虽然可以看3400点但后面要走一步看一步,因为沪指日线上创新高指标不能创新高,除非持续放巨量拉升化解背离,否则越涨风险越大。昨日A股迎来集体普涨,尤其微盘股报复性反弹,盘中暴涨9%;收盘高达5143股上涨,其中有238股涨停,个股赚钱效应非常高,但散户依旧高兴不起来。按理说今日A股涨得这么好,赚钱效应这么高,散户内心必然会非常高兴;实际并非如此,面临集体普涨,微盘股暴涨,散户确实高兴不起来,原因有以下几点。

  原因一:因为当前散户的股东账户还是亏钱的,而且亏损幅度还不小;说白了本身散户都是处于被套状态,近两个交易日微盘股暴跌,加大散户亏损力度,距离散户扭亏为盈还遥遥无期,因此散户根本就没资格高兴。

  原因二:因为昨日A股集体普涨的涨幅还远不及前期的跌幅,意思就是前面已经跌了20%了,而今日只涨了几个点,想要弥补20%的跌幅必须要涨23.4%,即使今日散户手中的股票涨停了,依旧还没涨回近两天的跌幅,所以高兴不起来。

  原因三:因为今日A股集体普涨之后,这种普涨行情缺乏安全感,散户内心依旧不平静,出现忐忑不安的担忧;理由是集体普涨之后必然会分化,一旦分化很多股票重回下跌走势,再有让散户继续亏损;加上短期A股走势不稳定,担忧行情会反复割韭菜。

  原因四:因为散户在股票市场很难赚钱,绝大部分散户都是亏钱的;就以历史盈亏数据来看“七亏二平一赚”的概率,意味着散户有90%都是亏钱的,实际散户在股市高达95%的人都是亏损的,严重打击散户的自信心。今天A股该怎么走?今日A股多头非常强势,迎来反转行情,把昨日的跌幅全部修复回来,这个力量确实非常强势,继续看涨明天A股的走势。预测明天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高开后多头小幅拉升,拉升后必然会进入分化,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的模式;意思就是板块和个股都会分化,将会面临机会与风险的走势,总体还是以看涨。目前市场走势确实有点怪异,所以操作上还是要根据盘面变化应对。特别说明今天这根中长阳线确实改变了世界观,关键是使得大盘不仅转危为安了,同时打开了想象空间,目前就是仓位要上去,这次再次把空仓投资者抛的越来越远,目前我的仓位八成,周一我开盘就出逃的冠福股份昨天召开股东大会通过决议更名能特科技,同时挂牌了出让并剥离资产上海五天实业公司,出让价格八个亿又是一笔2024年的收入每股收益超0.30元,该股上周五涨停后由于国际黄金价格出现巨震,本周一和周二随着小盘股血崩也出现大跌,从盘口观察应该说主力机构刚刚进驻被套,所以本周跌幅不大但昨天似乎也滞涨,今天走势怎么样?就看消息面刺激作用多大?密切关注集合竞价是否高开?如果高开放量预示启动上涨,否则等待企稳信号。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资本动向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