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政策再出,连涨四周的A股迎来五连阳?
#逆向布局A股正是好时机#
#A股估值已极具吸引力#
本周A股成功达成4周连阳,尽管北向资金继续维持流出状态,单周净流出约50亿元,但由于国内宏观消息整体偏利好状态,因此市场表现还算不错。从板块表现来看,汽车零部件、AI领涨,白酒、家电、食品饮料等价值股则略有回调。
01.10月经济数据点评
本周统计局公布了固定资产投资、社零等多项经济数据,央行也公布了最新的社融数据。不过,由于市场焦点主要集中在中美外交,相关数据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
1、投资端地产拖累,但增量政策也随之而来
首先看固定资产投资,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9%,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造成拖累的主要在地产和基建端。
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增长6.2%,与1-9月基本持平;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5.9%,1-9月为6.2%。
基建投资放缓其实并不需要担心,从公共财政支出情况来看,1-10月公共财政支出累计同比增长4.6%,高于上月的3.9%,单月来看,10月同比增速提升至11.9%,预计未来会逐渐传导至基建端。
需要重点呵护的其实是地产端,1-10月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3%,1-9月则为9.2%。
另外,从地产销售情况来看,1-10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9257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8%;商品房销售额97161亿元,下降4.9%,与前值相比均有所下降。也正因如此,四季度以来地产板块在二级市场的表现非常一般,明显跑输大盘。
马上,地产的利好就来了。
在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的金融机构座谈会上指出: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对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不惜贷、抽贷、断贷。继续用好“第二支箭”支持民营房地产企业发债融资。支持房地产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合理股权融资。
2、信贷端结构欠佳,但政策也给予了关注
再看社融数据,尽管人民币贷款新增7348亿,总量超预期,但结构上却以票据融资为主,光大证券指出,剔除票据融资后,10 月贷款新增 4208 亿,较去年同期少增 213 亿,实体融资需求仍待修复;进一步剔除非银贷款后,10 月贷款新增 2120 亿,同比少增 1161 亿,信贷结构欠佳。
因此,为了优化社融数据结构欠佳的情况,金融机构座谈会会议也指出,要优化资金供给结构,盘活存量金融资源,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3、社零:餐饮火热,商品低迷
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333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9198亿元,增长7.2%。
细分来看,商品零售38533亿元,同比增长6.5%;餐饮收入4800亿元,增长17.1%。考虑到去年同期疫情政策还未完全放开,这个增速水平仍主要基于基数效应,因此市场也并未对社零作出更多反应。
不过,从结构上的变化来看,受益于“双十一”等影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通讯器材的销售情况比较亮眼,同比增速在年内处于高水平。
整体来看,尽管10月的宏观数据表现算不上亮眼,但好在及时获得了顶层政策关注和呵护,我们认为下周A股市场仍会是多头胜出的局面。
02.目前的市场是什么状态?
最近市场纷纷开启了2024展望,我们来看看当前的A股市场是什么状态。
资金面,就两市(沪深)成交额而言,11月以来市场交易活跃度明显提升,月单日平均成交额均在8000亿以上,是下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分市场来看,深交所11月单日平均成交额提升最为明显,基本已经恢复至上半年巅峰水平,而上证所成交额则提升不大,换手率情况亦是如此。
另外在一级市场,股权融资收紧后,9月以来IPO和定增规模均处于腰斩状态,8-10月融资规模分别为1545亿/551亿/404亿。
估值的角度,万得全A、上证指数的估值分位数整体均处在近十年30%的水平,如果按市值进行分类的话,就会发现不同规模企业的估值水平出现两极分化。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的市盈率分位数依次升高,这意味着国内小盘股的估值水平实际上并不算低。这个数据结果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今年主旋律就是“一天杀一只大白马”,过去外资也青睐于大市值企业,而AI等热门板块则集中在中小规模上市公司。市场表现来看,今年中证2000>中证1000>中证500>沪深300>上证50。
分板块来看,AI、汽车、能源、金融板块是今年的大赢家,涨幅较高,而地产、消费、医药等偏价值属性的板块则下跌较多。
结合公募在三季报中多提到成长、估值、分红三个维度,我们认为大盘股中的高成长/高分红公司或许更加值得关注。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看法。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我们无意为交易各方提供承销服务或任何需持有特定资质或牌照方可从事的服务。
作者 | 范亮
编辑 | 丁卯 郑怀舟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