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旭红: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持续加力提效,努力推动经济总体回升向好、促进高质量发展。“纵观今年全局发展形势,积极的财政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效能充分释放。”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旭红表示。
减税降费是稳企业保就业、支持经营主体纾困发展的重要举措,延续、优化、完善了一大批减税降费政策,帮助经营主体纾困解难。国家税务总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月至10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6607亿元,制造业以及与之相关的批发零售业受益最为明显。
“随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落地见效,企业信心逐步恢复、经营主体活力更足。政策红利的释放从短期来看直接降低了企业成本,稳定了市场预期;从长期来看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发展内生动力,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微观基础。”李旭红说。
在全球经济复苏放缓的背景下,扩大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李旭红分析,在稳投资方面,今年1月至10月,全国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6782亿元,对带动和扩大有效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促消费方面,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优化,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完善等税收政策,进一步激发了社会消费潜能,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注入了新的动力。
同时,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力推动创新动能加速聚集。“一方面,财政科技投入力度的增加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财力保障。另一方面,支持科技创新的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完善,在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的同时,充分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为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培育发展新动能贡献了税收力量。”李旭红说。
此外,随着财政收支结构持续优化,财政支出效能不断提升,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基本民生底线兜得更牢。
“下一步,保持经济运行向好态势、推动经济加快恢复发展,积极的财政政策应继续加力提效。”李旭红表示。
首先,发挥债务管理的积极效应。“加大政府债务在关键领域的投资力度,集中力量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关键领域增加投资,以支持国家发展战略有效实施。同时,要科学管理债务的规模和结构,注重项目选择和效益评估,确保资金用于有潜力的项目,推动有限资金的合理配置,确保债务偿还的安全性。”李旭红说。
其次,继续落实好各项税费支持政策。李旭红建议,一方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税收优惠政策,通过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降低企业成本,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继续围绕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支持对象,部署实施涉及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多方面税费优惠举措,通过系统发力、精准施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再次,进一步优化预算管理。“规范财政税费管理机制,做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等非税收入管理,减少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保持经济发展与税收增长良性互动,维持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高占比的趋势,提高财政收入的‘含金量’。”李旭红认为,同时,打通全过程预算与绩效管理融合链条,科学优化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机制,推动事前绩效评估融入预算编制,事中绩效监控融入预算执行,事后绩效评价融入预算结果应用,加强预算绩效目标管理。
“此外,建立健全防范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的长效机制,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遏制隐性债务增量。规范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管理,通过穿透式监测、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强化地方财政运行监测,动态跟踪研判地方财政运行情况,对可能发生的债务风险早发现、早处置,全力保障财政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协同。”李旭红说。(经济日报记者 曾金华)